今天跟小伙伴约个火锅配奶茶
明天跟闺蜜约个串串配啤酒
天天吃香喝辣的健康君
今年单位体检
发现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
健康君苦思冥想
难道是常出去吃饭的原因感染的?
“医生,我前不久,健康体检的时候发现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去年检查都没有,为什么今年就有了呢?是不是经常外出吃饭感染的?”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癌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今天带大家具体了解一下关于幽门螺旋杆菌。
何为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
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
有研究发现,我国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高达40%—60%,意味着几乎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被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多数感染者并无症状和并发症,但约5%~20%发生消化性溃疡,5%~10%发生消化不良,约1%发生胃恶性肿瘤。还有临床研究显示,该病菌与胃炎、胃溃疡、胃癌等胃部疾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幽门螺旋杆菌患者用过的碗筷放了几小时后另一个人用,还会传染吗?虽然说幽门螺旋杆菌可经口传播,但是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可怕。
任何病菌的生存都与环境温度有关,幽门螺旋杆菌也不例外,但是幽门螺旋杆菌适合在低温下生存。
有研究表明,在正常温度下,幽门螺旋杆菌在表面物体存活时间大概在90分钟以内。被幽门螺旋杆菌患者用过的碗筷表面的病菌,一般存活的时间不会太长。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碗筷表面的细菌量也会逐渐下降,甚至全部死亡。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会得胃癌吗?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不等于胃癌。但幽门螺旋杆菌确实与胃癌的发病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研究表明,感染者中大约有1%的人最终会演变成胃癌,我国有7亿人感染,如果不加以控制,将有万人罹患胃癌,这个数字是非常令人恐怖的。但是胃癌的发病因素可不仅仅这一个,还与胃内的慢性炎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此外还有数据显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中约15%-20%发生消化性溃疡,5%-10%发生消化不良,约1%发生胃恶性肿瘤。
办公室常聚餐,更应注意!“不分餐,在疾病面前,就是裸奔。”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说。
分餐制,简单说就是大家的筷子尽量不要混一起。
随着新冠疫情的常态化,不少专家都在在疾呼,推行“公筷制”或“分餐制”。
01不用公筷,到底有多不卫生呢?杭州市疾控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所和检验中心的11位专家,
就为此专门去餐厅做了一个实验!
用不用公筷,到底差在哪里?
实验小组就近选择了一家餐馆,
一共点了6道菜,分别是:
1.凉拌*瓜
2.盐水虾
3.干锅茶树菇
4.炒芦笋
5.咸菜八爪鱼
6.香辣牛蛙
实验过程他们把每道菜都分成两份,一盘使用公筷,一盘不使用公筷;另外,还特意点了一道菜,作为空白对照。
吃前,疾控工作人员带上无菌手套,用酒精灯对镊子进行消*,采集了饭菜样本,这一采集就是40分钟。
接着,就是“烧脑”的吃饭环节!夹取同一道菜必须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交替进行,每次吃还要心里“计算”着,为了保证筷子碰到菜的次数是一致的。
饭后,疾控工作人员又进行了一次取样。餐前餐后一共取了19份食物样本。
然后,就是等待48小时的菌落培养时间。
实验结果显示:对比“公筷”和“非公筷”两组菜品剩余部分的菌落总数,“非公筷”那一组菌落总数,全部高于“公筷”那一组!而且,有的甚至差出10多倍,比如干锅茶树菇这道菜。
杭州市疾控中心提醒:
用公筷会明显减少菜品中的细菌污染,不使用公筷的情况下,一方面大家可能会把自身口鼻腔携带的细菌通过筷子传递到菜品上,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不同菜品本身携带细菌的交叉污染(尤其是冷菜),这些因素都增加了细菌滋长的机会。
而病菌的传播,也就意味着疾病的传播。
02一双筷子隐藏了多少疾病风险?
可能有人疑问:
我这活了几十年就没用过公筷,不也没啥问题么。有时候,等有问题时候就晚了,或者说,有些问题,只是你没发现而已。
1传播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临床上大多数都是在体检中发现的,或许没有临床症状,或许有临床症状也没引起重视。
它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也与胃癌发生相关。
随着筷子夹来夹去,它就可以传播到人的胃里。也因此会出现“一人检查出幽门,结果全家都有”、“办公室常聚餐,6人有5人感染”的情况。
当一桌人用各自吮吸过的筷子在菜盘里翻来戳去之时,或许在不经意间就完成了病菌的传播。
2引发呼吸道传染病传播
最近的新冠肺炎,全国多地发生了多起家庭聚集或外出聚餐而感染的病例。
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陈金*在广州日报《疫情防控未可放松,多人共餐建议使用公筷》一文中介绍,虽然近距离飞沫传播是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但是也无法排除病*通过口水-餐具-食物-餐具传播的可能性。
新冠肺炎也许一生就经历一次,但对于每年都会袭来流感来说,亦是如此,也可能存在口水-餐具-食物-餐具的可能性。
3甲肝、戊肝、带状疱疹……都可能在就餐中传播
不少传染病都可能在就餐中悄悄传播。
中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郭朋在年7月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谈到,甲肝、戊肝可以经口传播,一般有4周传染期(发病前2周和发病后2周),一同就餐确实有传染的可能性。
上海市闸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李鸿林年4月在健康时报饮食版刊文倡导使用公筷时谈及,有人感染了单纯疱疹病*,嘴角可能有刺痒的水疱,像“上火”。而如果没有公筷,也可能感染他人。
因此,大家能了解到用公筷的必要性了吧!
关于幽门螺旋杆菌,只要规律用药,定期检查就可!
提醒大家,日常预防也是格外的重要的哦,例如饭前洗手、忌吃生冷刺激的食物等。
总之,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就餐习惯,围餐勤用公筷,切断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提高人体的自身免疫力!
来源:医学论坛网、生命时报
审校:高为慧、严建编辑:佛卫宣全媒体团队点亮“在看”,提醒更多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