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与感染、腹水、肝性脑病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影响终末期肝病、包括肝移植术后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终末期肝病患者,营养不良应被视为与腹水、肝性脑病等同级重要的并发症进行诊治。
在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肝纤维化、肝硬化学术会议全体大会上,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医院段钟平教授发表了题为《重症肝病营养评估和营养治疗技术进展》的特邀报告。段钟平教授以营养治疗为中心,从“原因、危害、评价、治疗”四方面对重症肝病患者的管理展开全面讲解,报告内容整理如下。
一、重症肝病患者为什么多发营养不良?
重症肝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营养摄入减少,具体原因有食欲减退、胃肠动力严重障碍导致早期饱胀感、胃扩张能力不足以及长时间禁食等;②营养合成或吸收不足,由于合并胃肠道黏膜水肿病变、肠肝循环受损等原因,患者肠道营养吸收功能发生障碍,同时肝脏功能衰竭,肝脏的营养储备能力降低;③营养丢失或消耗增加,出血、多次抽血、反复放腹水和胸水、腹泻等可导致大量蛋白丢失,而且重症肝病患者常表现为高代谢状态,原因可能是细胞因子异常驱动的代谢增高;④医源性因素,有些医生为避免肝性脑病而倾向于开出低蛋白饮食,加剧了营养状态的恶化,同时患者住院期间的频繁检查及准备程序也会导致正常进食减少,如反复空腹抽血、空腹准备B超、消化内镜等检查(有些患者住院第一周体重就会明显下降),抑酸药物的过度使用会影响患者的胃肠营养吸收。
二、重症肝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危害有多大?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段钟平教授在会上介绍了一项关于早期营养支持对营养不良的内科住院患者虚弱、功能结局和恢复的影响试验(EFFORT)研究结果(图1)。该研究显示,处于营养风险的内科住院患者中,医院饮食相比,住院期间采用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改善包括生存率在内的重要临床预后。研究人员认为,此结果强烈支持系统筛查内科住院患者住院期间的营养风险,之后为具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并引入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论文年4月发表于《柳叶刀》(TheLancet)杂志。
图1.EFFORT研究分组方案
三、如何评价重症肝病患者营养不良及风险?
营养评定,也称营养评估,指对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通过相应方法判断患者营养不良类型和程度的过程。会上,段钟平教授介绍了3种营养不良评定工具:①间接能量测定仪,根据间接测热法设计的间接能量测定仪(简称代谢车)是目前测定机体能量消耗的“金标准”;②人体成分测定仪,是较精确的应用于肝病营养评价的方法;③骨骼肌指数(SMI),是常用的检测骨骼肌肌量的方法。
对于营养风险的筛查,推荐医院营养优先工具(RFH-NPT),详见图2。
图2.营养不良风险筛查工具RFH-NPT
四、重症肝病患者营养不良治疗经验和要点有哪些?
评定为营养不良的肝病患者应接受营养干预治疗,主要措施如下。
营养干预措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