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乙肝大国,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慢性HBV感染者万,还有很多感染后恢复期的患者。大量的乙肝人群,造成了我国肝硬化肝癌的高发以及高负担。
经常在门诊碰到很多患者,对乙肝认识不够,甚至错误认知,延误了诊疗时机,很多患者初次检查都已经是肝硬化或者肝癌阶段甚至是晚期阶段。
那么,乙肝患者怎么才能评估自身处于什么状态呢,是携带者还是肝炎状态,还是肝硬化或者肝癌阶段?很多患者问的比较多的就是自己是不是携带者,什么是携带者?通俗讲就是自身已经有了乙肝病毒感染,但是仍然在自身免疫控制之内,还没有引起明显肝脏受损,没有肝硬化肝癌,临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乙肝病毒携带,就是血液HBVDNA检测阳性的,一种是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病毒量DNA检测不出的,表面抗原阳性的。
评估自身还是不是携带状态,首先看肝功能有没有受损了,而不是单查个乙肝两对半或者病毒量来看了。肝功能肯定是需要查的,如果肝功能已经有异常了,那就要考虑是不是乙肝发病了不再是携带状态了,当然,还要排除其他肝炎的影响,人体可不会只能有一种肝炎的,这个需要专科医生评估了。其次,千万别认为肝功能正常的,就一定是携带状态没问题,很多可能已经进展为肝硬化肝癌阶段了,这时肝功能也可以是正常的,特别是肝功能代偿期。所以,复查的时候有必要筛查肝脏彩超,血常规,甲胎蛋白,有条件的还可以查肝脏无创弹性成像,肝纤维化四项检测。检查彩超很多人理解,很多患者问为什么查血常规甲胎蛋白呢,有何意义?血常规和肝炎的关联,主要是筛查肝硬化的,因为到了肝硬化阶段,引起脾大并发脾功能亢进,会继发血细胞减少,早期多为血小板和白细胞的减少,极早期肝硬化彩超一般容易漏诊,如果乙肝患者,出现了血细胞减少,没有其他血液疾病问题,彩超又没提示肝硬化或者没有肝硬化迹象,我们就要进一步做肝脏增强ct或者磁共振了。
举个真实例子,我自己有个亲戚,有乙肝10多年了,医院复查肝功能异常,肝彩超正常的,住院护肝治疗后恢复,因为病毒载量低,没有达到抗病毒指征,没有抗病毒,他不放心又来找我,我看了下出院记录,按照慢性乙肝来说,是没达到我国乙肝指南推荐的抗病毒标准,但是发现血小板是低于的,我建议他做了个增强ct,后发现脾大,没报告肝硬化,我说这估计就是早期肝硬化了,进一步做了肝活检,证实了是早期肝硬化,然后尽早的抗病毒治疗,5年多了,一直控制非常好,复查肝活检达到了肝硬化部分逆转。如果当时不抗病毒,很可能现在已经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了。
甲胎蛋白(AFP)是是筛查肝癌的重要标志物,很多患者问我,我彩超做了没问题,为什么查这个,首先从专业角度说,任何检查都有他的局限性,彩超对于小于2cm以下肝癌容易漏诊的,而甲胎蛋白有助于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早期小肝癌,以真实患者为例,我一个青年患者,母婴感染乙肝,每年都定期复查,依从性好,就是做生意改不了喝酒习惯,2年前开始出现甲胎蛋白异常,波动30-60之间,彩超做了正常,增强ct也做了正常,去年不放心做了个增强mri,发现了右肝0.6乘以0.8cm肝癌,及时做了切除。
乙肝标志物,比如乙肝两对半,乙肝病毒量检测,则是评估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则是很多患者关心想了解的,如我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有没有大三阳转小三阳,有没有病毒复制啊等,也是我们评估乙肝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指标,以及治疗效果评估,停药标准等。
所以,很多检查都是有他的意义的,那么每年做哪些复查呢?总结:血常规,甲胎蛋白,乙肝两对半,乙肝病毒量DNA测定,肝脏彩超,医院可以做。其他根据病情选择。至于那么多久查一次,对于携带者,个人建议青年无症状的每年至少一次,中年老年的一年至少2次为好,如果有肝炎症状的,比如乏力,恶心,厌油,腹胀,眼黄,腹痛等及时复诊。其他状态的根据标准复查。千万别认为复查无所谓,或者我感觉好,就一定正常没事,甚至以为医生乱开检查不配合的,当然决定权永远在自己手里的。
随着我国乙肝疫苗的普遍接种,乙肝感染率逐年下降,现在丙肝也可以治愈了,甲肝戊肝也不怕了,相信总有一天,病毒性肝炎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以上部分内容仅代表个人理解,有错误的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