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伤(DILI),亦称药物性肝病,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因药物本身或/及其代谢产物或由于特殊体质对药物的超敏感性或耐受性降低所导致的肝脏损伤。据最新研究,在我国肝病中,DILI的发生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病(包括酒精性及非酒精性),并认为各类保健品和传统中药也成为引发肝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在社会上一度引起了广泛热议。
在临床上,DILI一般表现为各种急慢性肝病,严重的可能导致肝衰竭甚至死亡。该病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患者身上;可发生在用药超量时,也可发生在正常用量的情况下。因此,日常在服药的过程中,不管是西药,还是中药,患者还是应该谨慎为之,不要在药物上过于随意,尤其是对于补养药品来讲更是不能乱吃,以免出现药物性肝损伤。
虽然关于中草药导致DILI的相关研究中统计数据的合理性有待商榷,例如西药分为抗肿瘤药、抗生素等不同分项,而把所有的中草药、中药制剂等都归为传统中药一项,从而显得后者占比很高。但是,不可否认在民众当中是普遍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就是“西药毒性大,中药无毒安全”。医院曾经接收过一个患者,在老家种植有土三七,平时主要外用于跌打损伤。后来听说三七是很好中药,以为两者差不多,“反正都是中药,尽管吃好了”,就按照三七的服用方法内服土三七,最后造成肝小静脉闭塞,而这个病,如果发现的晚属于不可逆,只有肝移植。
中医药历史悠久,中医学著作汗牛充栋,但从未有任何一本中医经典论著认为中医药是完全无毒的。中医药理念中的“辨证论治”强调需要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更是有着“用药指征”。《神农本草经》有着药物学最早分类法,其中“下品”所列很多药物明确为有毒,常服要注意毒副反应。《伤寒论》也在许多方剂中列有用药注意事项,提醒患者服用时要注意做或避免什么事情,有些药更是明确不能大量或长期服用。
所以,从中医药历史沿革传统以及用药经验的角度而言,对药物的毒性有着一定的认识,对一些药物的使用的方式、频率、周期等也是有相应规定。如果觉得些中药或者保健品好,想要服用,尤其是长期服用,最好事先找到专业医生,来给你评估一下病情以及服用的药物或保健品,这样不但可以提高疗效,还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由于DILI在临床表现上具有一定隐蔽性,容易与其他类型肝炎混淆,进而忽略了药物因素引起的肝损害,所以需要通过全身的具体表现、肝功化验指标、用药史等才能确诊。患者如果感到人越来越疲劳,小便日渐发黄,甚至出现黄疸症状,这时可以注意下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等指标是否逐步形成一个递增的趋势。如果又正好在服用一些药物或保健品。这时就要留意自己的肝功能异常是否和DILI有关系,并及时的就医就诊。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慢性病患者应以更积极态度来重视DILI:一是在长期服用某个药物之前先仔细阅读说明书,并且查询该药物是否有不良反应的报道。二是定期体检、复检肝肾功能。监测周期可以根据服用药物的数量、时间或剂量而不同,一般而言,个人建议在3-6个月。
■上海医药集团特别支持
本文版权属于上海药讯,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吃药不可随意,警惕药物性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