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生成能力检测 http://www.yushiels.com/npxbb/npxlf/1184.html中医讲“人有九质”,一个人体质的好坏决定了他的健康状况。四代中医世家传人——效哥,从医二十余载,从诸多的临床案例中验证了“体质调理”和“体质重建”对一个人健康的重要性。效哥始终致力于体质调理的研究,力求帮助更多的人通过“体质重建”实现不生病、少生病。
先看一个真实的事情,医院,负责用煎药机熬药的大姐病了,子宫肌瘤。她们收入不高,效哥懂,但是矛盾出来了,消肌瘤,必须要用山甲,这样才会效果好,当时的山甲已经15块1克了,10克山甲,就是块,每天,怎么吃得起?大姐一个月也就多的收入,然后,效哥问大姐,经济上的压力怎么解决?大姐呵呵一笑,“山甲,我有很多!”
瞬间,效哥明白了,每天熬无数锅药,时间久了,都认识那些贵细中药了,工资不多,为啥还不拿点留着,或者卖,或者自己吃。
今天这篇文章想写很久了,一直没有落到实处,今天就分享给大家。现总结一下,如果想吃中药,为了保证疗效,请务必自己熬药,医院或者药房去代煎药,往下看:
猫腻1:严重的缺斤短两
药房通常会盘库,原则上盘库的结果一定是亏库,因为除了洒落在地的药材的损耗之外,药房的人自己也会顺点。所以,自己回家煎煮的,药房一般不敢克扣,毕竟家家都可能有秤。但是代煎药,一定可以克扣!毕竟死无对证,点几个药师和我私下聊天的话题吧:一般代煎药,都是装一个口袋里,最少的要克扣20%,算作日常损耗,最多的直接克扣50%,还有的,10付,给你抓3付。所以,医院代煎的药汤,往往不那么苦,颜色也很淡,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你吃了代煎药效果如果差,也许责任不在医生。如果你吃了代煎药效果好,那说明,要是你自己煎煮,效果会更好。
效哥很年轻时,医院,国家开的,药房里工作,药房主任第一句话,咱们上个月盘库,亏了11万,大家现在尽量多扣点,每个药扣10%。举个例子,你的处方,桂枝。医生开10g,实际抓,就是9g。主任还说,患者都在玻璃外面看着,你们先心算好,比如7付,该给70g,你们给63,但是,把戥子的秤砣调到62,这样,虽然63看起来,会像是略高一些,绝对不让患者看到秤杆低,你们都这么做。效哥,最讨厌这样的事,所以,效哥没这么做,医院,每个方子最多可以开14付,问题就出来了,一个患者抓28付,两个方子,我们组和旁边组分开抓的,效哥是给足,没克扣。旁边那组整体少了10%,很多药物蓬松,体积大,少了10%重量,但是体积就不止小了10%。然后,患者不干了,14个多的,14个少的。那次,效哥惹麻烦了,被主任批了,批的特别狠,索性不干了,骗人的事做不来!
克扣的第一道关,在调剂台,因为是代煎药,患者没有底子可查。克扣的第二道关,在煎药人员手上,上述的那个大姐,手里有很多昂贵的穿山甲,相信聪明的看客一定明白了吧,煎药的人,也会偷。所以,吃到你嘴里的药,少了多少,你都不知道吧,钱也花的很冤枉。
猫腻2:无纺布袋子(聚丙烯)真的无*吗?
关于代煎药的装中药的袋子,大家都知道,无纺布,实际化学名字叫“聚丙烯”。聚丙烯如果只是在水里煎煮,除了会释放癸烷这种微*物质之外,其他的都还好。但是,大家不要忘了,中药的有效成分,全部是有机化学成分,如皂苷,*酮、蒽醌、生物碱类、芳香烃类、多糖类、氨基酸类、鞣质类、有机酸类、甾类、萜类等等。效哥就想说一句,这些东西在高温下,与聚丙烯不会起化学反应吗?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有*的化学成分,都进了你的肚子!
猫腻3:煎煮时间过长,中药有效成分被热解
现在的中药,大家都懂,基本都是种植的,很少有野生的。野生的很贵,所以,都很不耐煮。一般中药,冷水浸泡30-60分钟,一定不要太久浸泡,否则很多有效成分会被水解,吃到嘴的就少了。水开以后,最佳煎煮时间是10-25分钟。看药物的不同吧,解表药和芳香药要短,普通药最长25分钟,超过25分钟,中药的有效成分会逐步热解,热解后,就不再具有疗效。这一点,代煎药做不到,机器一般默认煎煮时间是50-60分钟。所以,从疗效上看,效哥仍不喜欢代煎药。
猫腻4:冷水浸泡好,热水浸泡不好
效哥跟很多代煎药的师傅聊过,师傅们都是一句话:谁给你泡1小时!那么多活,直接倒热水泡药就上锅。因为旁边有专门烧水的大壶,然后按上开关,1小时出锅。
冷水浸泡药材,药物里面的有效成分会随着浓度差往出释放,直接倒热水,药物表面会瞬间形成一层致密层,会阻挡药物的释放,这个问题其实很专业,效哥讲透就行,大家懂就好。
猫腻5:汤多汤少,用开水找平衡
当年,效哥很好奇这种机器,就问煎药的师傅,你怎么那么正好的知道能出多少汤,毕竟每个药方都不一样。师傅笑了,这个很简单,每付药出两袋,这个是死数,ml*2袋,再乘以付数,一共ml,到1小时。如果药煮太多了,打够14袋,剩下的倒了;如果汤煮少了,呵呵,兑开水,凑到ml,很简单。我们每天那么多煎药的,怎么能做到那么精确。
效哥一身冷汗,后来遇到的煎药师傅也都是这样做,医院自己人,那么,不兑水、不倒药,有多少实际出?
猫腻6:水少药多,水面以上和夹心的药物煮不到
大家自己煮过药的都懂,煮着煮着,水少了,水面以上有很多药物,是挨不到水的,挨不到水,就煮不出来。所以,这时需要我们搅拌翻滚药材,但是大家都懂,代煎药的工作室都是很多锅,而且从早煎到晚,不停的一个一个的,他们哪里有时间?药物入锅,设定好时间,就不会再碰这个锅,会去别的锅哪里出汤灌袋封口。所以,锅里水少了,也不会有人管,毕竟很忙。水少了,无纺布包裹的药材的至少半截就会露出水面,没水,你煎煮什么呢?只能煎煮水面以下的药物。
还有,无纺布口袋塞进去药,然后封口,药在里面满满当当,不像我们自己家煮药,可以随时搅拌。就像北京的地铁,你我都挤得很严实。大家都懂,煮药就是靠水来作为溶剂,靠浓度差释放药物有效成分。中心部分的药物,接触的水很少,所以基本释放不出来,外周的就不一样,毕竟挨着水,浓度差很大,很好释放。所以,两个问题都出来,露出水面的煮不到,药包的中心地区煮不透。
猫腻7:先煎后下的问题解决不了
很多药物,需要先煎、后下,大家常识都有,效哥就不举例子了。还是那句话,人家煎药的师傅真的很忙,谁有功夫给你挨个锅去计算时间先煎后下?抓药的,也许给你区分一下,单独包出来。但是,煎药的往往是全部倒进去,这也是药物效果损失的一个重要环节。
猫腻8:不刷锅
还是那句话,人家师傅很忙,而且是真的忙,这个不是假的。很多煎药的师傅,都是上班开始,煎昨天没煎完的,然后继续煎今天的新药。不忙的时候会刷刷锅。一个师傅跟效哥聊过,刷什么锅?打袋的时候,把第一袋扔掉就相当于刷锅了。大家记住,中药里面有十八反十九畏。比如说,大夫给你开了川贝,而你上一个锅的患者有草乌,你俩都没事。如果一切按着规章制度,这个锅洗干净,就没问题了。问题是没洗,第二个患者就倒霉了,恭喜你遇到了十八反。所以经常喝代煎药的患者,会发现,总有那么1、2袋的药物和其他的不一样。
还是那句话,他们真的很忙,你试试他们的工作就会懂了。一个人给你10-20个锅,一小时马上就过去,哪里还有时间仔细?你万幸没有吃到别人的药就是好事了!代煎药,偶尔也会混淆。煎药虽然是个良心活,但,太忙时,有良心也会放弃到旁边的……
王致效,副教授,四代中医世家,祖籍山东高密,曾祖是民国时期黑龙江四大名医王守典,祖父王明先是海伦名医。现为中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师从国务院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专家梁怡俊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梁怡俊工作室传承人,先后在北京东钓鱼台炎*国医馆、太申祥和健康产业集团太医馆出诊10余年。先后跟随首批国家级名老专家梁怡俊教授、肝病泰斗谢子恒教授、肺病泰斗方和谦教授、消化道疾病专家徐振盛教授、北京“小儿王”宋祚民教授、脾胃病专家危北海教授、肾病专家杨大绮教授等学习。
感谢您的观看,效哥始终致力于体质调理的研究,力求帮助更多的人通过“体质重建”实现不生病、少生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