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肝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保护心脏的20个小方法,多少人败在了第五 [复制链接]

1#

动图来源网络

一颗强有力跳动的心脏,是我们保持健康活力的源泉。

但是最近,中国人的心脏越来越不好了。

据最新全国心血管病统计数据调查显示——

目前,中国心血管病患者高达2.9亿人,并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上升中。

更严重的是,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居首位,占居民全部死因的40%以上

中国人,真的是时候该好好保养自己的「心脏」了!

为了大家都能拥有一颗「强心脏」,

本期小动君将分享给大家20个保护心脏的小方法,请一定要好好看看哦

01

「牙龈出血」要警惕

如果牙龈一直肿痛、出血,千万别随便吃点药扛一扛就过去了,尤其中老年人更要注意:

牙龈肿痛、出血可不是小病,很可能是严重的牙周疾病,会牵连到心血管!

因为牙龈内有非常丰富的血管。牙龈发炎,不仅会导致牙龈出血、牙齿松动、脱落,细菌更容易通过牙龈血管进入心血管系统,引发心血管炎症,这就可能危及生命了。

临床统计显示,缺牙数目超过5个,冠状动脉心脏病发作和心肌梗塞的风险增加高达%。

所以定期去正规牙科检查,治疗牙周炎,才能显著降低心脏病、中风与糖尿病的机率哦。

02

「打鼾」可能伤心脏

睡觉“呼噜声震天响”,不一定是“睡得香”,也可能是“生病了”。

尤其是打呼噜声音巨大,且中途会突然停止,要过好一会儿才“噗”一声吐出一口气,有时甚至感觉喘不过气“被憋醒”,这种极可能患上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这种打呼噜,十分伤害心血管系统,可能引起高血压,诱发冠心病、脑梗、心绞痛、中风等,严重者可致夜间猝死。

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医院进行专业治疗,否则于寿命可能损害较大!

03

「少喝一口酒」,疾病绕道走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曾刊登过一项研究:少量饮酒即会增加心房颤动风险,而房颤可能引发血栓、脑梗等严重后果。

此外,如果每天摄入25克酒精,更会导致肝硬化风险增加1.9倍,原发性高血压增加43%。

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的研究也表明:喝酒从来没有什么“安全摄入量”,就算只喝一口也会伤身体。

04

「少抽一根烟」,健康多一天

饭后一支烟,赛没赛过活神仙,小动君不知道,但当你吸一口烟,会把几百种有*、致癌物质吸入肺中,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诱发冠心病、脑梗死、肺源性心脏病等。

研究证实,即使每天只吸一支烟,也会使男性冠心病风险增加74%,女性冠心病风险增加%,而吸烟者中风的风险则是非吸烟者的1.5倍。

已经吸烟多年,是不是没救了?

有救!据研究,戒烟5~15年后,中风的风险就将降低到非吸烟者的水平。

05

避开「二手烟」,全家皆心安

不吸烟,也是为了家人好。

暴露在二手烟中,只要10分钟,就会使血压升高,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中风风险。而小孩吸二手烟,更易患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炎。

新闻报道,上海一位13岁的孩子一直喊头痛,医院检查,收缩压竟高达。连心血管专家都吓了一跳:孩子的血管像动脉硬化的80岁老人一样,有内皮严重损伤,甚至搏动消失。

原因竟是孩子的爸爸十几年来一直在家里抽烟,而且每天3~5包!

所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心血管健康,唯一方式就是:趁早戒烟!

06

「得舒饮食」降血压

得舒饮食,英文为DASH(DietaryApproachestoStopHypertension),是一种医学界公认的有助于预防或控制高血压的饮食方式。

根据美国心脏学会临床研究发现,连续8周坚持「得舒饮食」,可使收缩压、舒张压分别降低11mmHg、5mmHg,疗效等同于一颗降压药!

而这种饮食方式,好在比较人性化,也容易坚持。

因为它不会绝对禁止你吃某种食物,而只是建议多吃富含钾、镁、钙、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以及低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以此来调节血压,长期坚持,十分有益心血管。

你可以依照下面的方式,调整一日三餐:

多吃全谷物:每日至少两餐食用粗粮(如糙米饭等)取代精粮;

少盐:每日饮食限盐6克,或限钠2.4克;

每日5+5蔬果:每餐2~3样蔬菜(每样半碗,多吃富钾、深绿色蔬菜);一天5份水果(每份一颗橙子大小,最好不用蔬果汁代替,含糖加工的尤其不好)。

低脂奶制品:每日至少一杯半牛奶,其他如酸奶、奶酪、奶粉等不一定非要低脂/脱脂,但别加太多糖。

白肉代替红肉:多吃鱼、去皮鸡鸭鹅,少吃猪牛羊及内脏。

每天一汤勺坚果:最好未经“重口味”加工过,防止摄入过多油盐糖。

少吃油炸食物:即便是素菜,放很多油依然不健康。

肾脏功能损伤者,需谨慎咨询医生后,再决定是否采取得舒饮食方式。

07

「少吃甜食」护心脏

甜甜的糖,和烟酒一样会上瘾,而且有*。

每天一杯可乐,快乐是快乐了,小心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痛风、心脏病找上门。

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多摄入毫升的含糖饮料,冠心病风险就会增加16%,喝得越多,风险越高。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人每天糖分摄入量是——25克,女性还应更少。

08

放纵也别「吃太撑」

平时很辛苦,偶尔放纵一下,那么就......过年过节大吃一顿!喜悦开心大吃一顿!伤心难过大吃一顿!减肥放松大吃一顿!直到胃撑爆,走路都直不起腰,心情治愈了,身体却吃不消了。

暴饮暴食有多可怕,这不是假新闻

暴饮暴食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加重肠胃负担,可能引发胃出血,甚至急性胰腺炎,使全身供血减少,引发心肌缺血,导致心脏受损伤。

09

「家族病史」要了解

日常聊天中,如果发现家族有心脏疾病病史,你就一定要更加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找到诱因,及早预防、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有助于降低致病风险~

10

「定期体检」别犯懒

呵护心脏健康,不要因为害怕、犯懒,就不去体检。

20岁以后每年都应定期体检,进行常规心电图等心血管检查。

而吸烟、腹部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高及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都属高危人群,尤其占了其中2种或以上的人,更要定期检查,早预防、早治疗,别把小病拖成大病。

11

排便「不要太用力」

大便时用力过度或不当,很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如急性心肌梗死或脑出血而猝死。

便秘人群、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特别是已患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的人。

12

千金难买「好睡眠」

长期熬夜、缺觉,患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猝死、癌症的几率会大大提高。但「睡太多」也同样不好,容易患糖尿病、抑郁症。

如果出现入睡困难、失眠,应尽早就医,避免更严重。

每天应尽量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注意时间要规律。

如果不能保证晚上的睡眠时间,最好中午睡30分钟~1小时。

13

遵医嘱,「别自行减停药」

患上心血管疾病,一定要积极治疗,遵循医嘱,不要自行减药、停药。

不按时、按量服药,更容易导致病情不稳定,出现意外。

如果吃药种类太多,可以写个表格,或让家人帮忙提醒,防止漏吃、吃错。

14

世界很美妙,不要太「暴躁」

一点就着的暴脾气,心脏最害怕。

情绪一激动,心脏收缩会更用力,心跳变快,大量血液都往心脏涌,心脏负荷一下子就变大。赶上个脆弱的小心脏,心率不齐、心肌缺血,甚至心绞痛、心肌梗塞就全都来了。

所以心脏不好的人,千万别生气。就算强心脏,老生气也吃不消啊!

15

别让「压力」绑架你

压力,已经成为21世纪最可怕的社会「传染病」。

长期压力过大,会造成激素紊乱,导致高血糖、高血压,综合增加心脏病风险。

所以,一方面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同时也要懂得如何纾解压力。

每天晚上花5~10分钟,尝试练习「正念呼吸法」,可帮助大脑深度放松,改善失眠、提升情绪

躺、坐皆可。闭上双眼,手放在大腿上,腹部放松。

集中注意力,去感觉身体与周遭的接触(身体和地板、床面)。

呼吸时从1数到10。为每个呼、吸贴上数字标签,如:吸→1,呼→2,吸→3,呼→4……(以此类推)

一旦发现自己思绪溜走,没关系,温柔地把「注意力」抓回来,并重新给呼、吸贴上数字标签。

16

积极治疗抑郁症

如果经常出现头晕脑胀、浑身无力、躯体疼痛、胃肠症状、心血管病症状,除了进行心血管相关检查,也要警惕是否是抑郁症:

李先生,最近半年时常感到浑身无力、胸闷气短、躯体疼痛、有时出现濒死感……他以为是心脏病,但多次去心内科检查无果,且症状也没有改善。心内专家建议他去心理科,最后查出其实患了抑郁症。经过2周抗抑郁治疗,李先生“心脏病”消失了,情绪也好转了。

其实,心脏疾病与抑郁症经常互相影响,如果不及时治疗,甚至会变成恶性循环:长期焦虑、抑郁,可能引发急性心血管病;而患病后难治愈,患者往往也会出现抑郁情绪。

无论哪种病,轻症时积极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疗效,对于情绪和心脏都有益无害,千万别讳疾忌医。

17

常上秤量量,保持健康体重

尤其「大肚腩」的人,更要注意控制体重哦~

因为你的大肚腩里,有太多内脏脂肪包裹着肝脏、肾脏和肠胃,会影响它们的正常功能,形成负担,导致患冠心病、糖尿病风险更高。

美国《更年期》杂志显示,腰围≥85厘米的人患上冠心病的风险,明显高于BMI>25的人。研究显示,腹型肥胖者比全身性肥胖者患糖尿病的风险高6.6倍。

所以,是时候控制你的腰围了!

18

运动出点汗,血管更通畅

长期不运动的人,血液循环会变慢,心血管病风险相应增加。

美国《科学》杂志曾刊登数据显示「运动」和「不运动」的人患各种病的几率:

而让心脏保持健康的运动,不需要太大的强度,如果强度太大,极易引发心源性猝死。

只要每天运动到“微微出点汗”,就有助于扩张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壁弹性,血管通畅“不堵车”,血压自然也就稳定了。

19

每天步,心脏更健康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

每天的活动量达到步有效步数,益于保持身体健康。

小动君提醒:患有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病的中老年朋友,更不能随意多走,最好先去咨询医生。

慢病人群最佳走路时间

高血压人群:早10:00-晚21:00,比较不会造成心脏和血管过度负担。

高血脂/高血糖人群:饭后一小时内,是血脂、血糖上升期,此时健走可加速分解脂质、燃烧体内额外葡萄糖。但每次需「连续走」30分钟,才能有明显改善哦。

有效步数需满足

讲速度,每分钟步行~步之间。

看强度,身体出现呼吸加快、微微出汗、说话稍喘。

20

「过冷过热」伤心脏

研究发现,非意外死亡率最低的温度是22.8℃。

这个温度上下,最能够激发人体的免疫力,也是心脏最爱的环境温度。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这也是为什么盛夏和冬季心血管疾病多发的原因。

有人说保持这种恒温太难啦。其实,只要别长时间暴露在严寒、酷暑下,夏天适度降温、冬天适度保暖,心脏就会感谢你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