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是在体检时发现有脂肪肝,身体没有特殊不适,内心也就没有足够重视,对此的态度常常是:“哦,脂肪肝啊,没事儿,很多人都有,嘿嘿”,顶多加一句“营养过剩了,少吃点就行了”。事实上,脂肪肝已经成为了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第一大肝脏疾病,威胁着大家的健康,单纯性脂肪肝可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进一步发展为肝癌。
01
分类
脂肪肝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性脂肪肝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初期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值得注意的是,约20%的酒精性肝炎患者即使戒酒,肝病仍有可能进展为肝硬化,而且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很高。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存在肝细胞脂肪变,并能除外过量饮酒、药物或遗传性疾病等可导致肝脂肪变的其他病因。据统计,中国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已超过25%。关于过量饮酒的描述,中国指南规定,男性每周饮用乙醇量超过g(约合50度白酒七两)或女性超过70g(50度白酒三两半)即为过量饮酒。
02
临床表现:
多数脂肪肝患者无症状。中、重度脂肪肝患者可以出现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如上腹不适、恶心、厌食、腹胀、乏力、肝肿大、转氨酶增高等。另外,脂肪肝可合并有肥胖、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多种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无症状也并不代表病变轻。有些患者即使已发生脂肪性肝炎甚至肝硬化,症状仍不明显。因此,B超检查提示脂肪肝者,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切不能仅根据临床表现来判断脂肪肝的程度,以及是否合并有肝炎或肝硬化。
03
防治方法
1.控制体重:通过单纯低热量饮食或同时增加体力活动来降低体重,常能减轻肝脂肪变。低热量饮食(每日减少~kcal)联合中等强度的运动可能会带来最佳的持续减肥效果。体重减轻3%~5%以上可改善肝脂肪变,而体重减轻更多(7%~10%)则可改善NASH的大多数病理组织学改变(包括肝纤维化)。
2.控制饮食:高脂肪、高热量食品(包括含糖饮料)摄入过多,或者过量进食、吃零食、喜甜食和荤食、常吃夜宵,以及不吃早餐等不良饮食习惯,这些都与肥胖症和脂肪肝关系密切。而且与同等热量的早餐或午餐相比,丰盛的晚餐更容易导致肥胖和脂肪肝。因此,要合理控制每日热量摄入,改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至关重要。建议男性脂肪肝患者的每日热量控制在1千卡左右,女性控制在千卡左右,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建议低糖饮食,禁食糕点、冰淇淋、糖果、含糖饮料等,避免过量饮酒,少吃猪油、奶油等富含饱和脂肪酸食物,限制猪肝、鸡蛋*等高胆固醇食物,可增加脱脂牛奶、瘦肉、鱼肉、鸡蛋清等蛋白质食物。
3.运动:合理运动有助于促进脂肪代谢,有效防治脂肪肝。指南建议每天坚持中等量有氧运动30分钟,每周5次,或每天高强度有氧运动20分钟,每周3次,同时做8-10组抗阻训练,每周2次。运动时,以心率达到“-年龄”为宜。运动时心率低于“-年龄”5次以上,说明运动量不达标;如果心率高于“-年龄”5次以上,说明运动量过大。心率随着运动持续加快且在标准范围内30分钟以上,运动所致的疲劳感于运动后20分钟内消失,则说明运动是有效的。注意:初期运动量不宜过大,运动前要有准备运动,运动后要有放松运动,要避免心脑血管意外或肌肉损伤的发生。
4.药物及中医治疗:积极控制代谢综合征各组分,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控制并发症,改善胰岛素抵抗,纠正代谢紊乱。医院,让医生结合病情给予保肝、降脂、控制血压和血糖等。中医指南认为,脂肪肝的基本病机为肝体用失调、脾肾亏虚,痰、湿、浊、瘀、热为主要病理因素。中医结合舌脉,可辨证给予疏肝、健脾、化湿、调脂等中药治疗,同时配合针灸、拔罐等中医传统疗法。
以上是对脂肪肝及防治方法的简单介绍,希望大家能重视起来,避免脂肪肝进一步发展,养肝、护肝,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完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张钰
审核:王松珍付利然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