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我请段老师给大家讲了西药和中医对肝病的认识,以及他在三十年间在对肝病的研究过程中,制备出的各种剂型和它们各自的适用人群。
在接下来的访谈里,你将看到,他如何在临证中运用这些药,着手成春挽救病人的几个鲜活病案。
病案一
外地一肝腹水患者,腹痛、腹胀,腹部隆起有半个篮球大小,连带着行走困难、呼吸不畅,下肢还出现了浮肿,整个人被折腾得变了形、散了架。
在当地找了两三位医生,吃了小半年的药,未见丝毫好转。
经人介绍找到段庆银老师。
段老师仔细看了病史记录,询问了病情,诊腹察色,按脉视苔,然后开了处方,“十枣汤”加味,用量较重。
他告诉病人家属:“吃药后若腹泻或许可治,要注意观察。”
闻得此言,病人家属从拿到药开始,到煎药、再到嘱咐病人服下,这整个过程中,唯一的期盼,就是盼他赶紧出现腹泻的动静。
仅仅一剂药服下去,不到一个时辰,病人腹部便开始隆隆作响,接着拉下了一些结粪,二剂药服后病人又泻出半盆污水——病人家属收拾着这些异味熏天的污秽,脸上却是喜色满溢。
随之病人小便也通了,腹围逐日缩小,食欲增加。
下边通畅以后,段庆银老师又用攻补兼施的方法耐心调治,不久,这个濒临绝境的病人,竟康复出院。
病案二
近三十年前,本地一40多岁的男子愁眉苦脸,找到段庆银老师。
当时,该患者在医院诊治,都言之凿凿说是肝癌,他不死心,打听到了南阳本地的这位肝病专家。
段老师当年刚三十出头,没有“老”中医的样貌和气象,患者看到后,心里有些犯嘀咕,又在外面观察了大半天,发现病号一个接一个,排队的人都拐弯到了走廊上,于是,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了进去,吞吞吐吐地,把自己的疑惑告诉了段老师。
段老师一番望闻问切后,异常肯定地告诉患者,他只是肝硬化结节,不是肝癌,“你就是跑到日本去、跑到美国去,用最先进的仪器去检查,只要不误诊,他们都会告诉你——不是肝癌”。
段老师信心满溢的气势,融化掉了他内心的疑虑,他放心地把自己交给了段老师。
随后,经过几个月的中医调理,那让他惊恐了许久的体内异物,被段老师彻底干掉了。
三十年过去了,这位患者与段老师成了真正的“生死之交”,隔三岔五总要见上一面。
病案三
有位72岁的肝癌患者,开始出现肝腹水,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肝腹水病况的呈现,意味着患者的病情现已十分严峻,肝脏受到了严重损害,已进入失代偿期。
因为身体条件差,不能手术,也不能介入治疗,只能被动输水维持,每天五六瓶。我们知道,肝腹水,顾名思义,是腹部出现了大量的积液,而且无论补液与否,水量都会越来越多,更何况每天要输进去五六瓶呢。
所以,刚开始还能吃能喝的老爷子,在输水一星期以后,不仅腹水加重,茶饭也不思了,精神也萎靡了,急坏了一家人。后来他们打听并找到了段老师,医院给老爷子瞧瞧。
段老师本不想去,一个中医师,医院里,给病人看病,这总是有些不太合适。
后来经不住病人家属红着眼圈的央求,段老师在天黑之后,医院。望闻问切并询问了患者详尽的情况后,段老师果断地说:“出院吧,先用中药来调理。”然后有理有据地给他们讲了自己这个决定的原因。
要知道,在病人病况如此危重的情况下,毅然做出这个决定,是要担负多大责任,从另一方面看,这背后透着段老师多大的信心和把握,没有几十年的临证做底气,谁敢如此贸然?
第二天出院后,患者便在家属的陪伴下,来到段老师的诊室,开了七天的中药。七天之后,腹水消去,食欲恢复,精神头开始提振。目前这名患者仍在继续中药调理中。
访谈临别的建议
当你沉浸在一件事情中的时候,每一分每一秒每一个当下,都是饱满、绚烂、令人享受的,你根本意识不到时间的流逝——明明感觉跟段老师的聊天才刚刚开始,抬腕一看时间,已接近十二点。
临结束访谈之际,我恳请段老师,站在他的专业角度,给我们广大的读者,提一点儿健康上的建议。
段老师略一思忖后说:
“其实,任何关于健康的建议,古之医家早就有过开示,比如《*帝内经》里讲的治未病。
治未病这个方法论,落实在肝病,就体现在积极的预防上。
比如,有时候人们生气,老说‘气得肝儿疼’。这时候,及时找中医开两服中药,疏疏肝、理理气,恢复一下肝脏功能,就能防患于未然,避免埋下大病的祸根。”
——通过对段老师这才漫长的访谈,我理解了中医方法论里,有一种能力叫“举重若轻”,对这些理念的遵从和执行,是天下所有肝病患者的福音、造化和欢庆。